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奠定事业之基。我认真阅读了《改革的逻辑》一书,这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作者周其仁教授曾经在不同场合发表过的。周其仁教授在《改革的逻辑》一书中,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改革的逻辑》从“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到“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从“如何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到“怎么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各个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关键问题,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同时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通过阅读该书,我了解到作者把文章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做对了什么”,肯定经济改革的成绩并主要用科斯的观点来分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故事;最后一部分是“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倒是写的一般,因为中国最需要做对什么,大家都知道。这部分作者具体提到的改革建议,有些也已经在李克强总理的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中有所体现了,比如大量废除行政审批法规、用好货币存量等。剩下的几个部分,有一组是“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讨论“央行被动发钞”,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这些倒不新鲜。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界定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了,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或者说后者就是前者的具体应用。作者认为,经济改革的成功,用科斯的观点来看无非就是:旧的经济体制下,消除了交易费用,却产生了无限大的组织费用;经济改革就是承认了交易费用,从而极大降低了组织费用。两者此消彼长,哪一头都不可能降低到零。当然,周其仁教授并不是拿中国的现实去印证科斯的理论,除了这些理论的论述之外,他谈了当年改革的“逻辑”。
我读《改革的逻辑》后的心得体会有三:
一是,困难倒逼改革、问题倒逼改革。那三年人都饿死了,于是允许农村出现“自留地”;某几年人都“逃港”了,于是后来出现了经济特区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如今通货膨胀啦、拆迁引发各种矛盾啦,这些新问题新困难,按照“逻辑”,也应该倒逼改革。作者说,“一个国家有希望,一定是一代一代对自己社会的期望值更高。不能动不动就讲改革前怎么样,更不能讲解放前怎么样,老靠忆苦思甜来维系人们的满意度。”
二是,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改革的过程伴随着老百姓做的很多合情合理但可能违法的事情,但政府给“合法”了就可以。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愿意用自己的政治权威,为自发的改革实践提供试验的保护和合法的承认”。这也是改革的逻辑之一。作者说“要让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在合法的框架里进行。改革要提升化解法外行为的能力,否则,越来越多的人不和你玩了,那才叫最大的制度失败。”
三是,书中无论是经济改革史上如包产到户等已经发生的历史,还是尚未进入实践阶段的土地改革,都在说一个道理:经济改革就是让人们到市场上做交易,而做交易就要先明确产品财物的产权;而如何明确产权才合法合理?老百姓才不反对?才不会把矛盾从经济问题一路烧到政权合法性?且明确产权后,又该如何依法保护所有人对所有物的产权?写不写入宪法?这却是政治改革的内容。所谓改革的逻辑,就是说改革这篇推理小说写到最后,谁都看得出真相只有一个。当然,两种改革并不是什么先后的关系,而是都在一个锅里,锅底下干柴烈火,不能指望只让锅里的肉熟了而菜还是生的。汪丁丁写的跋,很啰嗦,绕来绕去也忍不住说:“在没有交易费用的世界里,制度是无关紧要的。”既然大家都生活在真实世界里,那么制度就很重要。总之,周其仁如此大力的渲染“产权”,我觉得确实有道理,也应属于政治哲学不能忽视的具体问题。因为,“产权”的一边维系着市场,另一边则维系着权力的意义。
最后,本书阐述了在当前发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改革本来就难。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改起来更难。但是拖延改革,不是出路。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在这三个方向上,要是跑不赢,大麻烦在后面。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道路走下去,不断的完善法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红府党支部 何炜)